谈粉彩山水画的形式美感

文·王俊文  徐姗
摘要:山水画题材在陶瓷绘画中较为常见,其形式美感包括章法、留白、虚实、气韵等,粉彩山水画需要遵循其绘画法则,这些符合人们长期以来的审美习惯及精神追求。传统绘画理论通常利用有限的物质形式来表现无限的精神世界,其现代粉彩山水作品也不是简单地对客观景物的再现,而是一种融情于景、情景交融的陶瓷绘画艺术。
关键词:粉彩    山水画    意境    留白    虚实
      
陶瓷山水画不同于写实主义的西方绘画,具有自身独特的工艺美和艺术美。中国的先哲认为物质是有限的而精神是无限的,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,人们把视觉中的点和点连成无穷的统一体,这不仅是一种方法,也是一种思考方式。这些思想使得陶瓷粉彩山水画具有独特的东方艺术形式与精神内涵。

一、气韵之美
     
传统绘画审美观注重内在精神,山水画的内涵是一种复杂的哲学,如“气韵”。“气”在中国哲学理念中本事就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,包括一切事物的运动、变化、发展及人的精神气质。山水画对于气与韵的关系往往表现在构思、布局、位置的经营及题诗落款整个过程之中。在南齐谢赫《古画品录》中提出“气韵生动”,“气韵”中的“气”包罗万象,在山水绘画中,气贯穿始终,具体来说“气”为“气局”。画面的所有内容,人物、花鸟、鱼虫、山水都是有生命力的。在粉彩山水画中,有写实的景物,也有无笔墨处的空白,这种空白能够表现出远处的云或水,这种表现被称为“气”。在传统绘画理论之中,画幅尺寸不在大小,关键在于气局和气势,气凝则有神。“气”因此制约了陶瓷山水画在创作中的构图、笔墨、虚实,在画面中气势就是画中的整体局势。陶瓷山水画中的山峰在画面中的布局及与水流动的方向,各个物体之间的互动关系,需要有生动的气势,如无“气”的流动走势,画面了无生趣,相反,气势充盈整个画面,小的气势通达顺畅,大的气势震撼人心。笔者在作品《林泉清音》中其“气”主要表现在对老松树的刻画与云海上,画松需要运气用笔,其用笔要有力度。松树刻画的十分写实,与后面虚无缥缈的云海形成对比;近处的山石明暗分明,岩石纹路清晰,其最远处的山峰与云海连成一片,从最上方画面穿出,在表现上有画外之境的气韵之美。
     
气韵原为一个词语,把气与韵分开可能是从山水画开始,荆浩的《笔法记》中的六要就把韵与气区分开来,“韵者,隐迹立形,备仪不俗。”或可以理解为在描绘物体本身的同时尽可能的笔墨含蓄。韵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,同时也是一种审美精神。粉彩山水画在造型上常用线来变现山水的形、质及地貌等,其用笔丰富,作品的韵味与用笔的神韵有着直接的关系。气韵之美中的气在画面中主要是通过气穴来实现,瓷板画通常都有四个角,一般画面中的两个或三个角是守住气的,另一角则要打开透气,才有张有合,也就是传统绘画理论上的气韵生动。画面的右下角对山水画中的气运至关重要,通常把这个部位成为亥位。就如同书法,无论字体简单或繁复,最后收笔往往落在右边。粉彩山水画在气上一定要有收有放,整幅画面,要有气的流动性,自然不做作,不失为一件佳作。
二、空灵之美
     
“留白”在粉彩山水画中的影响也很突出,留白是最能体现山水画空灵之美的要素,它存在于每一件山水画作品之中。留白在山水画中,虽然是无形的,确是一种绘画语言。如陶瓷山水画中的水、云、天空等经常用留白的形式来表现,其留白是空而不空,以虚为实、虚实相生,运用留白是绘画艺术形式美感的需要。

在粉彩山水画构思阶段,留白就开始被思考,至后面一系列创作活动(构图、立意、意境营造等)都与它有密切的关系。留白也是气,随着画中所绘的山水树木形成一种动势,留白不是画,是对画面虚实的深度思索,看似无点滴笔墨,却暗藏玄机,空白甚至决定整个画面的空间,它以“无”使得画面的构局更加饱满,调整布局及各个事物之间的虚实关系,使得画面更具空灵之美。留白需做到恰到好处,不能多亦不能少,它是山水画的有机组成部分,既是人为,又十分自然,使得画面生动灵活,具有无尽的现象空间。有时我们不必去特意思考虑留白所要呈现的意义,只是去保持它空灵生动的旋律,画面通过留白来表达画面的连贯及和谐,这是儒家思想引导下审美结果,图2中的远山俊俏,恬静优美,画面的右边有苍松覆阴于涧泉之上,最前方的泉水缓缓流出,生动的曲线呈一种动态刚,画面恬静、隽永,使得这幅山水画具有空灵、平和之美。粉彩山水画,正是因为空灵之美,才有了在构图上的疏密,笔墨上的虚实,气势上的开合。
     
陶瓷山水画在画面上要有空灵之美就需要在构图上做到虚实相生,如淡雅、空虚、轻盈、稀少、流动等都为虚处;浓密、厚重、繁多、坚硬等就为实。虚实作为是一组矛盾关系,相互依赖,两者在画面的分布是灵活多变的。在粉彩山水画中,一般远处的高山、云层为虚,近景中的树木、石头为实,动者为虚,静者为实,山水画对虚实的相互关系尤为深切。如王锡良大师的山水画作品,远山淡而虚,近景重而实,从而拉开远景与近景的距离,更具有立体空间感。从当代陶瓷粉彩山水画作品来看,其满构图的形式也较为常见,空白的减少或许正是对传统构图方式的一种挑战,但是,空白在山水画中的艺术效果是不容小觑的。
三、意境之美
     
意境在中国绘画领域是非常独特的,是情与景的高度融合,是画家将自己情感融入景物之中,并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境界。意境是情与景、形与神的统一。一件好的粉彩山水画作品,不是对客观山水景物的再现,需要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真情流露,使得山水作品形神兼备。山水绘画的意境之美在评判一件作品的好坏时占很重要的位置,意境美能够呈现出诗情画意的效果,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人。意境是意与境的结合,需要借物抒情,借物言志,这就需要创作者在粉彩山水画创作中一定要情景交融,对绘画景物没有丝毫的情感,景物是有形而无意的,只有以情入景,山水画才不仅是形似,更是神似。清代画家方士庶就提出“山川草木,造化自然”是绘画中的实境,就是绘画中的创作原型,“因心造境”,强调的是创作者自身的审美和精神,以手运心,此乃虚境。粉彩山水画中的形并不等同于真,近代画家齐白石就提出绘画“妙在似与不似之间”,画家只有在面对创作对象时,敢于直抒胸臆,大胆的塑造,才能够营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。
四、工艺之美
     
粉彩诞生于康熙年间,是陶瓷釉上彩的一种形式,釉上彩就是在已经烧好的瓷器上进行绘画,在经过750℃左右低温烘烤而成。粉彩中的玻璃白是不透明的,与色彩相融后其它颜色也变成不透明的浅色调,色调粉润柔和。粉彩自诞生起就受到人们的喜爱,粉彩山水画除了取景、构思、布局、立意、意境的营造等以外,最关键就是粉彩工艺上的染色。染色分为染里色和填颜色两个步骤,染里色要注意山水画的明暗,填颜色是为了保证粉彩山水画的色调与质感。粉彩山水画的艺术语言借鉴中国画的装饰手法,结合其工艺特长,在长期的发展中保持着独有的工艺之美。
总结
     
粉彩山水画讲究形神兼备,在表现形式上需要把握虚实、留白、节奏、韵律等,以达到山水画中的气韵之美、空灵之美、意境之美、工艺之美。粉彩山水画的开拓与创新需要对传统山水画进行研究,也需要去学习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与艺术精华,发扬我国传统的民族特色,并且能够找到与时代相结合的点,创作出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精神的陶瓷粉彩山水画作品。

2014年9月22日 00:00
浏览量:0
收藏